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:

九部门发力:2030年打造“百城万圈”,托起“一老一小”民生幸福

   时间:2025-09-20 15:54:43 来源:小AI编辑:快讯 IP: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
 

商务部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,明确提出将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推向纵深,计划到2030年实现"百城万圈"目标,即在100个先行区试点城市建成1万个设施完备、业态丰富的便民生活圈。这项政策标志着便民服务体系建设从局部试点转向全面升级,为居民打造更便捷的生活半径。

政策特别关注"一老一小"群体需求,提出建设500条"银发金街"和500个"童趣乐园"。在养老服务方面,要求整合社区场地资源,推动"家政+养老"模式深度融合,支持家政企业与养老机构建立合作机制。鼓励具备条件的生活圈引入专业养老机构,将康复护理、日间照料等服务延伸至家庭和社区。育幼服务则强调增加公建托位供给,支持幼儿园开设托班,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和家庭托育点,提升普惠托育服务覆盖率。

商务部研究院专家指出,聚焦"一老一小"既能解决特定群体生活难题,又能释放消费潜力。通过精准服务提升这两个群体的生活质量,既能增强社会幸福感,也能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。试点经验表明,这种模式在提升居民满意度和促进商业繁荣方面具有双重效应。

在业态配置上,政策提出"全链升级"理念。基础保障类业态方面,要求配齐便利店、早餐店等"一店一早",完善菜市场、修理店等"一菜一修",布局再生资源回收点和洗车店等"一收一洗"。同时鼓励发展特色餐饮、新式书店、宠物店等新兴业态,推广共享客厅、共享自习室等创新模式。数字技术应用被放在重要位置,支持建设智慧商店、AI食堂和自助售卖终端。

针对不同区域特点,政策实施"一圈一策"分类建设。既有社区重点改造闲置厂房、仓库等空间,推进适老化、适儿化改造;新建社区则要求商业设施与住宅同步规划建设,优先发展社区商业中心和邻里中心。值得关注的是,政策首次将县城社区纳入覆盖范围,计划用三年时间开展全域试点,推动服务网络向县域延伸。

为保障政策落地,通知提出系列支持措施。场地供给方面,要求每百户居民拥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,推动国有资产改造用于便民服务。税费优惠覆盖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,养老、托育机构执行居民用水电气热价格。金融支持方面,鼓励银行机构盘活社区闲置商业设施,优先用于"一老一小"服务项目建设。

专家分析认为,这项政策将带来多重效益。对居民而言,生活圈建设使日常消费更便捷、服务选择更丰富、数字应用更智能;对城市发展来说,这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。通过优化商业环境和政策引导,既能促进服务企业集聚发展,又能推动消费服务标准化建设,形成消费升级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。

自2021年启动试点以来,便民生活圈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底,全国210个试点地区建成5188个便民生活圈,服务1.18亿居民。这些生活圈累计创造732.4万个就业岗位,同比增长44.9%,显示出显著的民生带动效应。随着新政策的实施,便民服务网络将更加完善,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 
 
更多>同类资讯
全站最新
热门内容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版权声明  |  争议稿件处理  |  English Version